22汉硕经验贴安徽大学高分学姐上岸分享

个人情况?

双非二本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期间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备考时间9个月,总分,一战上岸安徽大学。

择校原因?

1.安徽大学属于综合性大学,在本省认可度高。2.安徽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离家近,不用到处跑,很方便。3.安徽大学参考书目少,主要就四五本,考的知识也不难,比较基础。4.招生人数多,每年保持在35人左右,比较好考。

安大情况?

学校分数线是由当年的题目难度和报考人数决定的,前几年安徽大学主观题少,客观题考查的比较基础。近年来,主观题越来越多了,更加偏重于主观思维。

安徽大学招生人数一直比较多,保持在35人,但是前几年都扩招了,是45人。今年招生人数为35人,没有扩招,复试比是1:1.2。并且今年由于疫情依然采取线上面试,因此没有笔试,初识占比很多。

主要题型:

专一:填空、同义词辨析、改病句、拼音、改错字、古汉翻译加标点、词性分析、简答

专二:选择30,填空20,名解30,论述30,案例分析40

(安大的真题重现率非常高,一定要重视再重视!)

参考书?

专业一: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6版(非常重要,各种题型均会涉及)

《对外汉语教学例》(两题同义词辨析的出处,共10分)

《古代汉语》王力(占20分,主要靠平时积累)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占比比较少,往年只有几道客观题)

专业二: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询(重要,但是不难,主要就是背诵记忆)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重要,客观题涉及的很多,主观题今年增加了简答)

《跨文化交际概论》胡文仲(案例分析出处,我也看了祖晓梅老师的跨文化交际那本书,有时间两本都可以看看,拓展思路)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今年考了两道名词解释,不容忽视)

《汉语国际教育实训教程》杨晓黎(安大老师自己出的书,今年考了一道名词解释)

时间安排?

3-4月:一轮复习,专业课进行通读,对每本书有个大概了解。英语背单词、学习分析长难句。

5-6月:二轮复习,看视频做思维导图。英语继续背单词,做03-09真题。

7-8月:三轮复习,专业课开始初步背诵,大量做题,巩固背诵内容。英语继续背单词,做10-17年真题,并且一周听一节作文课。政治开始看视频,做题。

9-10月:四轮复习,专业课二轮背诵,做安大真题,标注真题回归课本,开始案例分析,总结写作方法和思路。英语继续背单词,真题二刷,开始小三门的学习,政治二刷题,并且跟着苏一的视频回顾基础知识。

11-12月:五轮复习,除了书本,错题、安大真题都要背诵。英语按照规定时间模拟考试,单词仍然不能放松,小三门二刷,作文开始每周写一篇。政治做预测题,刷预测卷选择题,背诵分析题。

专业课复习?

专业一

《现代汉语》

专业一占比非常多,但是考的非常基础,有许多例子就是书上的,所以看书一定要非常仔细,尽量把例子都背下来,有助于理解。

3-4月:第一遍我是自己看书的,通读完对书本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但是有很多地方还是不懂。

5-6月:第二遍我就看了一些视频课程,加深理解,看视频一定要记住先看书,进行预习,然后再看视频,看完以后要注意复习,不能看了视频就不管不顾了,那样的话是没有效果的。视频可以看新东方李秀月的课。在六月前我是没有做题的,基本都在看书,注重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一开始就盲目刷题,基础知识不牢固,错的题目很多,那是没有效果的。

7-8月:第三遍看书已经到了七月,我当时是上午花1—1.5小时背书,然后晚上刷题。暑假已经到了黄金期,此时一定要重视刷题,刷题能够帮你找到你不会的知识点,拓宽思路,也能够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巩固。我当时刷了很多题,比如勤思宝典,考汉硕的小红书,全国真题等等。刷题会有错题,大家可以把错题整理到笔记本上,后期方便背诵。并且在刷题的时候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自己很难解决,我当时是报了一个答疑班,如果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报一个答疑班,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9-10月:继续背书,同时刷安大真题,把真题知识点标注在书本上,后期背诵更有针对性。11-12月:这时候已经冲刺阶段了,主要就是背书,背课本背真题背错题,不断巩固,偶尔会做一点题,比较少,主要就是多背书,这样到考试才能快速反应。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例》

安大每年都有十分的同义词辨析,这些辨析的出处一般都来自这本书。我当时是把这本书看了两遍,然后总结了一下思路,但是也有很多同义词不在这本书上,所以平时做全国真题可以多积累,找方法。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有20分,但是这些题目都不难,题型就是解释加点词语以及加标点。我当时是暑假开始看的,但我不是直接看书,而是做全国真题,培养语感,并且把一些常考词语进行归纳总结。

《语言学纲要》

因为安大不怎么考语纲,并且翻看安大真题可以发现就考过几道客观题,所以当时我也没有看书,我是把安大真题以及全国真题中关于语纲的客观题记下来并且背诵。我觉得在语纲上面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当然时间充裕也可以看看,毕竟多看书不是坏事。

专业二: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这本书很厚,一开始觉得背起来会很头疼,但是多看多背就会发现其实还是很容易的,书本内容非常有逻辑性。

3-4月:第一遍我是根据丸子的带读卡片过了一遍书,了解了这本书大体上在讲什么。

5-6月:第二遍我跟着视频课又细致过了一遍书,每次看完视频就做对应一章的框架图,这样看完视频之后就会对书本内容清楚很多。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看视频课,所以就看了,如果你觉得浪费时间也可以不看,因为其实书本内容都讲得也比较清楚。

7-8月:我在暑假把书背了两遍,两遍下来之后我觉得我对书本内容和框架就已经非常清晰了,如果你不熟,那你就要背,不要偷懒。不要等到九月以后再背,到那个时候背的东西很多,就来不及了。此外,在暑假期间,我也做了一些题目进行巩固,尤其是客观题,我做了勤思宝典还有考汉硕的小紫本。

9-10月:到九月以后,我就是一直看框架图反复背诵,晚上会在纸上自己默写框架图。

11-12月:总结答题模版,强化背诵。

历年真题中,引论一般都有两个名词解释,简答基本都是引论,所以引论很重要。引论这本书共有五部分,绪论篇学科特点和性质重点看。基础篇、习得篇(一语习得特点、二语习得特点、学习和习得的区别)重点看。教学篇(重要的教学法流派比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等,八章、九章)重点看。

《中国文化要略》

这本书安大考察的以客观题为主,但是近年来主观比重也在增加。今年考了两道名词解释和一道简答。

3-4月:第一遍和引论一样,跟着丸子的带读卡片,把整本书过了一遍。

5-6月:第二遍我也是看了视频课,在书上补充了很多知识点,并且把重点的、常考的全国真题都标注在课本上了。我觉得这本书不需要做框架图,这些零碎的客观题就是靠平时反复背诵、反复积累,遇到没见过的客观题找到它的出处,标注在书本上,课外文化可以标注在一个本子上,进行积累,现在很多题都不仅仅局限于这本书了,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

7-8月:第三遍也就是暑假的时候,我就开始背诵书上的填空题,并且做了很多全国真题,刷这些客观题能够更快的记住,光靠背可能记得不够清晰,大家还可以使用记乎、anki等软件进行辅助记忆。

9-12月:九月之后,我就开始背名词解释和简答,同时也会用软件刷客观题,辅助记忆一直到考前都是这种状态。

《跨文化交际概论》

这本书很薄,是写案例分析的出处,我是暑假的时候花了两天通读了一遍。后面我又看了一下祖晓梅老师的那本跨文化交际的书,我个人觉得那本书更适合我们考试,很多概念都可以直接背诵然后用到案例分析写作中,所以我觉得可以直接看祖晓梅老师的那本书。

此外,案例分析写作要拓展思路,所以平时可以看看朱勇老师的案例分析,积累一些案例,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应对。

案例分析我是十月份才准备的,我当时是看了一些案例分析视频课,然后总结了一些写作思路和常考理论,到考试前按照规定时间写了四五篇,练习速度。案例分析一定要动笔写,不能光看,因为考试时间非常紧张,要找准理论知识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写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平时要练习!

《外国文化》

今年考了两道名词解释,以往都是只有几道客观题,所以备考期间我抱着侥幸心理没有看书,我当时考场里基本都是安大的考生,所以我记得当时在考场上好多同学看到题目都很惊讶,估计大家都没有看书,觉得不会考,结果就考了,所以大家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现在每年题目都有变化,每年突然大改题型的学校也是有的。所以考安大的学弟学妹们今年一定要看,背一背名词解释和客观题。

《汉语国际教育实训教程》

这本书是安大老师自己出的,今年考了一道名词解释。这本书内容很基础,看看就行。只有一些重点知识需要记忆,比如汉字文化圈、文化体验式教学、提问的作用等等,把这些内容背一背即可。

公共课复习?

英语(74分)

单词

3月:我在3月把《恋恋有词》单词书的配套视频看完了,积累了很多常用词缀、短语等等。我是一天看一个单元背一个单元,有点浪费时间,但是效果还行,因为我本身基础不差,六级+,所以看单词课的时候就等于背了一遍单词。

4-5月:我一遍背一边把单词抄在白纸上,然后晚上对着单词回忆。

6月:我开始使用“不背单词”这个软件背单词,一天加上复习不超过+,一直背到考前。单词很重要,如果单词不过关,你会发现真题根本看不懂,更别谈高分了。所以单词要反复背,坚持到考前。我觉得用软件背的好处就是有例句,把单词放在语境中更容易。

语法

语法我没有系统学习,我当时是跟着田静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