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笔记该写在课本上,还是笔记本里,听听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中学阶段,是大量汲取知识的时候,由于学科众多,知识繁密,有效的笔记就成了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对于语文学科而言,笔记到底是写在课本上,还是记在笔记本里,很多同学对此感到困惑。

对于中学生,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想说的是,语文笔记既要写在课本上,也应该专门整理在笔记本里。

写在课本上的笔记一般是备注解释模式,课本内容是主线,笔记是对课本内容的展开。

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并不会有大片的时间留来记笔记。所以,听课时,当老师讲到某个词、某句话时,应及时地勾画、记下关键词。当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时,这个板书一定要记下来,这是老师对重点知识的呈现。当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也应该择优而记,这一点很多同学很难做到,其实,被老师肯定的回答,往往是老师课前预设到的内容。这就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应该获得的学习成果,有的老师是不会重复强调的,需要专心地听讲捕捉。

在课本上记笔记有快捷、方便、及时的特点,但所记的知识是零散的。内容一多,查找起来很不方便。这就需要一本笔记本了。课本不会给你一个框框表格,让你理顺思路,而做一遍笔记,就是让你弄清楚什么是容易混淆的,帮你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是有笔记本的,记得最清楚的是一本翻烂了的英语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单词、短语、句式。每个英语早自习,我都会与同桌一起抽背里面的知识点。正因为有了这本笔记本,我学英语一直没有感到困难。如今身在语文教学岗位,我也为自己准备了不同的语文笔记本,有梳理课文知识点、考点的本子,有记录听课议课的本子,有阅读摘录的本子等,这些笔记本对我的工作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胡适在《读书》中说:读书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进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述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同理,老师教的不一定会了,课堂听懂的不一定真明白了。常常有同学说自己是一听就会,一做就废。那是因为没有经过消化的知识并不属于你,真正获取知识,要自己去消化、去理解。

笔记本,最主要的作用是辅助自己将知识的纲要梳理清晰,这对于理解、记忆非常有益,尤其是语文这种文科类课程,记的笔记大部分是需要背诵的。

梳理清晰的知识,才能算得上掌握。同时,这样整理出的纲要,可以帮助自己日后快速地概览、重温、复习、改进。

那么在整理语文笔记本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记笔记是为了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保证自己能看下去,就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并花的时间越少越好。

2.要进行专题整理,比如病句、诗歌鉴赏、作文、阅读理解等,这种可以独立成章的内容,要整理成专题。

读完此文,你认识到整理语文笔记本的重要性了吗?你会怎么做呢,欢迎留言讨论。

END

原创首发,感谢阅读。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一些帮助,别忘了点赞、分享或评论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