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中考语文满分作文赏析30我的漂流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赏析

老规矩

先发题目

自己思考

至少要列出框架

想一想可以用的素材

可以用的句子

再看范例

看完范例

再想想有啥可以修改补充、提高优化的

有哪些是写得比较好的,值得记录下来的

重点是要了解人家架构一篇文章的思路

那么

一起努力吧~

01

书影从人动,墨韵随步摇。为了让阅读触手可及,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校大力开展“书香校园”主题文化建设,学校教学楼每层都开设了“图书角”,同学们自愿捐书,形成了校园美丽的一角。同学们踊跃借阅图书,校园里弥漫着浓郁的读书氛围。

假如你是一本书被学生借阅,请讲述你在学生阅读图书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故事。请发挥想象,以“我的漂流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破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想象作文和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本题明确以“我的漂流记”为题,即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漂流记”提示“我”遇到的不止一个学生。结合题干“假如你是一本书被学生借阅,请讲述你在学生阅读图书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故事”可知,本题更注重想象力的考查,视角应是“一本书”,即“我”是被借阅的书,故事背景应是“我”被学生阅读的过程。

第二,立意。本题提示较为明确,写作的故事可以是“我”被不同性格的学生阅读时发生的事,也许有学生会喜欢“我”,也可能有学生会漠视“我”,可以通过书的视角表现青少年读书爱书的重要性。

第三,选材。本题要求写记叙文,要有具体的事例,素材要尽量小、新,可以选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作为素材。如有的同学热爱读书,珍惜图书,善于做笔记,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有的同学不甘于寂寞,追求娱乐,忽略了读书的重要,甚至损坏图书等。对于这些素材的处理要善于突出前后的变化,要展开大胆而合乎情理的想象,通过细节描写去打动读者。

参考范文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等待几秒后,可滑动阅读)

我的漂流记

我是一本书,藏于学校图书角的角落里。

在我百无聊赖之际,有人翻开了我。是一个男生,他很粗鲁地翻开我,潦草地看了一番后又不停地翻页,嘴里嘟嚷着:“什么鬼东西!这书怎么这么幼稚,算了算了,懒得看了。”他随手一扔,我就重重地摔在地板上。他朝我吐了一口唾沫,我的自尊心受了伤害,我的文字,很跌份吗?

这时,一位女同学捡起了我,她用手拂去我封面的灰尘,翻开第一页,粗略看了一遍就放下我,去寻找其它的书籍。找到书后,她不分是非就坐在我身上,可能是地面有灰尘,会弄脏了她美丽的花裙子吧!我难受地呼吸着,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这位女同学,而她丝毫没有注意我。

万幸,那位女同学最后离开时将我放回了书架上。几天后,一位戴眼镜的男同学向我的方向走来,我认识他,我总能听到他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我想他会喜欢我的文字的,他来了,我听见了他缓慢而坚定的脚步声,近了,近了,他来了。我满心欢喜,他拿起了我,如我所愿带走了我。我被放置在他的书桌上,他专注地盯着我的文字,小心地翻阅我,在我旁边有一个他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字。

我终于遇到了我的知音,有了一段心满意足的旅程。

再次回到图书角,我还能听到同学们称赞他笔记的声音。之后,越来越多的同学认识我,走向我,带我回家。越来越多的同学珍惜我,抚摸我,我陪伴了一个又一个同学,经常会有同学被我的文字打动,他们滚烫的热泪打湿了我的衣襟,我却笑了。

没有什么比我的文字被人发现,被人珍视,给他们的生活带去温暖与希望更令我开心的了!

饼子点评

作者用书籍“我”遭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的对待,写出“没有什么的文字被人发现,被人珍视”更好的事情了。

本文的审题、立意都比较到位,构思的情节也贴近现实,文笔胜在细节描写,寥寥几句突出几位同学的性格差异。

同时对于“我”的拟人化也一直比较到位。

可以说是一份相对规范的模板。

Tips:像这种题目中就已经把书籍拟人化,用“我”指代书籍的模式,一定要记得,一旦开始拟人化描写,就要记得从头到尾都要拟人,不能一会拟人,一会又跳出来。

范文二

我的漂流记

我是一本书,一本再普通不过的书,我不知道印刷厂的工人们在我身上印了些什么,不知道我的肚子里有多少人生哲理还是生活笑料,也不知道在黑暗的颠簸中,我会被运向哪里。

我好像被运到了书店,学着其他的伙伴静静地等待。我等了很久很久,睡了很久很久,睁眼却只看见一个男孩嫌弃的神情。他的妈妈把我堆上了他手中的厚厚一叠书。我开始了我的旅程,我的漂流记。

我已疲惫不堪,我满身都是伤痕,那男孩每天像是发泄似的,在我身上划了一笔又一笔,撕了一页又一页。

终于,转机来了。一天,我在他的书包里听见老师这样说:“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共享”吧!”“共享”是什么?我不明白。“现在,学校也要开展图书共享的活动,请大家每人捐一两本书。”我感到那双手伸向了我,毫不犹豫地将我扔向了讲台。他的脸上浮现出喜出望外的神色,我也是。我想,“共享”是个好东西。

很快,我来到了我旅途的下一站,她对我很好,总会轻轻地抚摸我,伤痕也被她用胶带粘好了。

然而,不多久,我又被她还回了书架。“为什么?为什么把我还回来?我难道不属于你吗?”我真想问问她。又隐约听到了“共享”两个字,我似乎明白它是什么了。

我又被下一位主人借走,还回来,再下一位借走,还回来,再再下一位——

有人对我爱不释手,有人对我置之不理;有人对我百般疼惜,有人对我又划又割。无论他们对我如何,我总能从他们口中听到“共享”这个字眼。我总算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共享”应该就是我的一生。

在几年的漂流生涯中,我无数次想表达对“共享”的不满与厌恨,伤痛反复的感觉并不好。可当我结束我的漂流记,归于平静时,才发觉“共享”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热门词汇。不仅仅是共享图书,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商店——人们习惯于共享的一切,共享已经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人类渴求更加便捷、快速的生活,于是他们选择了“共享”,在时代与思想的双重背景下,选择了“共享”。

我懂了,“共享”不过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态度与理念,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它,也没有理由去厌恨它,我只有默默地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庞大的共享时代。

我依旧在等待我的漂流。

饼子点评:

本文于上一篇不同,没有通过对漂流中经手人的性格和行为刻画来构架剧情,而是将视角转到了“漂流”本身,细写了“我”的经历。

作为一本书,在“共享”的背景下,“我”走上并不那么美好幸福的漂流生涯,通过对漂流中经历的磨难和美好的细节描写,丰满“我”的设定,从而借“我”之口,去阐述作者对“共享”这一行为的认知。

文章出彩就出彩在立意上,更加大气,视角更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