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同读一本书,一起成长向未来44

本学期,工作室启动“老班同读一本书,一起成长向未来”活动。全体成员在本学期需要阅读《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就这样当班主任》和《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三本书。每周每人分享一篇阅读摘抄和阅读感悟。今天是阅读《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的第四十四篇分享。

今日分享

分享教师:范楷

阅读书目:《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

分享篇目:《感谢“不乖”的孩子们》/钱碧玉

原文摘抄

常听到同事们这样的言论:但愿能教“乖孩子”,绝不愿教调皮生。原因很简单:省心。我深不以为然。感谢教育路上遇见的那些活泼可爱、调皮好动、经常惹祸、经常犯错、惹是生非的孩子,你们是原汁原味、纯天然的孩子!是你们的“不乖”,是你们让我日臻完美。

阅读感悟

回忆我的调皮学生管理之路

记得刚入职时,一位老班主任对我说过:“对班里调皮捣蛋的学生好点儿,毕业后这帮孩儿们跟你最亲!”工作11年,送走5届毕业学生,联系最多的确实想当年哪些调皮的孩子们。事实上,我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教育理念的转变分为强势“镇压”、班规“改造”和包容成长三个时期。

一、强势“镇压”期

刚刚入职,血气方刚,时间充裕,秉承着“严师出高徒”的理念,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那时,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对于调皮的学生我是吵破了嗓子,叫遍了家长,厚厚的检查。明明是一位外表看起来很儒雅的班主任,却成为了学生口中的“南霸天”。那时,我经常对学生们说:“这个班的班规姓‘范’,你们必须听我的!”其结果是七年级效果显著,八年级大打折扣,九年级冲突不断。说实话,那三年很累,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哪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身上,天天戴着“有色眼镜”,抱着“到处挑刺儿”的心态,看到的只是调皮学生身上的种种不好。而且,对于哪些表现较好或者中间的学生也是无暇顾及,所以和第一届“初恋”学生的关系很紧张,每每想来,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二、班规“改造”期

有了第一届“人治”的教训,第二届学生我采取“法治”,即试图用班规班级来约束调皮学生的行为。首先是制定班规。根据第一届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制定了详细的《量化考核细则》,将调皮学生会出现的种种行为及处罚措施都写了进去。其次是学习班规,第二届学生开学的第一个月,我带领学生集体学习班规,并组织了过关考试。再次是执行班规。班干部负责日常班级记录,每周一公布积分,排在末尾的或承担打扫卫生、或请家长到校、或写检查等。和第一届学生相比,嗓门变低了,没有那么强势了,惩戒措施也没有那么激进了。但是带来的问题依然是:八年级这个坎儿依然跨越不了,无论是班规的执行者还是被班规惩戒的调皮学生,热情大大退却,所以不得不在那个时期又恢复了我的“人治时代”,除了惩戒,我也逐渐学会了倾听和谈话,处理调皮学生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三、包容成长期

有了前两届学生的经验和教训,加上年龄的逐渐增长,对于调皮的学生,逐渐多了一些耐心和包容。这个时期,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让他们有事做。除了打扫卫生,还安排了黑板报、活动策划等任务,发挥调皮学生的特长,给他们机会和时间去开展活动,并给予适当的表扬与奖励。第二,实行一班“两制”。在班规班纪上,对这部分同学给予特别要求,明确底线、单独考评。第三,融入小组。我改变了前两届把调皮学生的座位放在一起的做法,而是将他们分散在各个小组,这样在群体教育下,一部分调皮学生的行为会得到约束。

作为班主任,无论是对待乖学生,还是对待调皮的学生,只要做到一视同仁,标准公平,大家是可以和平共处,一起进步的。因此,我们在制定班规时,能不能也做到因材施教呢?

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做河南师大附中的幸福老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