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看书到底要不要做笔记?
笔记应该怎么做?
我能不能抄学霸的笔记来看?
你是不是也有这些问题?
做笔记简直就是整个考研中最痛苦、最费时间、也最需要技巧的一件事。但笔记中记录的是精华,是复习过程中总结的重点,自然也是必须着重掌握的部分。
所以做笔记千万不能马虎,做好一份笔记,不仅仅是把内容写在纸上就完了,我们要明白笔记是用来干什么的。
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好笔记,还要对笔记进行强化记忆,尤其在后期复习阶段,教材之类的基本可以放下了,主要复习材料除了真题就是笔记!所以做笔记是备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代表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了一些整理笔记方面的建议。
为什么要做笔记?
1.提炼重点
知识点繁多庞杂,可能会涉及很多本专业书籍,而每一本书的思维逻辑和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做笔记可以让我们理解每本书的逻辑,同时提炼出每本书的知识点。
2.自我反思
记笔记不是一个机械重复抄书的过程,而是一个促进自己不断思考和反思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其实偏好于找个舒适区呆着,这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但是记笔记可以减少大脑的这种“自动怠慢”。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与自我对话的过程,我们会通过自我的思考来对所学进行整理,将知识进行内化,所以很多时候别人的笔记对于我们来说作用并没有那么大。3.记忆背诵
笔记一方面可以成为后期背诵的材料,另一方面,无论你是通过电脑敲字还是手写记笔记,都连接了“手”与“眼”的感官体验,就像我们背书,需要用“嘴”念诵记忆才更好,记笔记也可以透过不同的感官体验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
做笔记的三大误区:
1.抄书式笔记:
抄书式笔记往往是考生们最容易犯的误区之一。
首先,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提炼重点,但是很多人却把时间都花费在抄写定义、特征等书本已有的知识点上,成为了一台没有感情的抄书机器;有的同学会说抄书也可以有助于我们背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是如果对书本知识不假思索的全盘复制,不构建知识体系,不提炼重点,这样你所获得信息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不要把不经过思考的抄书当作你勤奋的标志。
2.百科全书式笔记:
在考研中也有这样一类同学,为了力求知识点的完善,将笔记做成“百科全书”。
例如一个名词解释,会整合好几种的不同的定义,洋洋洒洒的全部摘抄下来,不分详略,最后笔记的厚度都快赶得上一本教材。特别是在答题中,看到题目时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然后脱口而出“我笔记整理过的/笔记上有”,但却答不出来。
3.极度精美式笔记:
这类同学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好看却忽略了笔记的本质是为了化繁为简。
我们是为了考研,而不是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这就可能导致每天阅读一小时,整理笔记两小时,还会有自己很努力的错觉。
整理一份干净整洁的笔记没有什么错,但是过分的美化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还会增加学习的负担。
各个学科如何做笔记?
1、英语笔记
准备一个比较厚的本子,分成四份。
第一部分用来整理语法知识,将英语常用的句型及例句进行逐一整理,并且将简单易错的其他语法注意事项记录在所有句型之后。
第二部分用来练习长难句,每页只写一个长难句,剩下的部分用来拆分句子结构,写出自己的翻译和正确的翻译,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记录句中的生僻单词和特殊句型。
第三部分用来记录阅读题中的生词,到后期,你可以拥有一本自己整理的核心词汇。
第四部分用来积累简单又亮眼的好句子,考前总结出自己惯用且不会犯错的句子,整理成自己的作文模板。
2、政治笔记以马原为例,理清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涉及的各个原理及方法论,将所有知识点连成一个大框架。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个原理和方法论之后留出一定的空位,在练习真题之后,将该真题的年份和题号标注在其所涉及的知识点之后。渐渐地就能看清政治考试各频度的考点。
3、数学笔记
1)基础判断:
因为复习时间宝贵,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详细的做成笔记,否则岂不是相当于“抄了一遍复习全书“。所以,先认识自己的水平和笔记的目标还是比较有意义。例如
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重对基础题型、基础概念的掌握;基础好且冲刺高分的同学,则注重对知识体系、一题多解等内容进行归纳。
2)笔记材料:
建议直接使用A4白纸,网上买一袋A4纸,只需要20-30元之间。
好处1:书写自由。你想怎么排版,怎么记录都可以。做好的笔记买个文件夹固定在一起就好。
好处2:便于补充。因为复习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前期的笔记也必然不够完善,有遗漏之处。后续需要补充,只需要在新的白纸做笔记,加入原笔记的位置即可。如果买整本的胶装笔记本,则常常遇见没有空间可以补充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