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进阶高端高算力是机会大生态乃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 http://m.39.net/disease/a_9111619.html

自诞生至今,RISC-V依靠MCU,已在物联网领域实现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也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生态体系。今年,伴随采用RISC-V指令集的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万兆交换机等应用产品商用化,RISC-V的应用范围从低端向高端拓展,RISC-V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小生态”也将向更大规模、更大体量的生态体系迈进。

RISC-V中国峰会展会现场

拓展高算力应用

如果RISC-V只是限于微控制器、微控制单元(MCU)这个层次,其能够发展的生态非常小,甚至可以说“不存在生态”。只有处理能力升级,能够应用在PC、服务器等更多的领域,才有可能拓展更多的生态伙伴,所谓“要不断提高RISC-V的天花板”,意义就在于此。

在RISC-V中国峰会媒体会上,赛昉科技董事长兼CEO徐滔表示,今年能够看到的RISC-V最大的变化,就是走向高端了。长期以来,RISC-V都是“摸着ARM过河”,其指令集架构也都是与ARM对标,原先RISC-V的核能够对标ARMA5系列就已经是不错的性能了,现在能够对标A7甚至A10系列的核也有很多了。高性能已经成为近两年RISC-V发展的重要趋势,甚至有些初创型企业,也专注于高性能计算。。

关于未来RISC-V的高性能应用拓展,RISC-V行业参与者认为,有这样几种方向:车载、AI、机器学习、5G通讯等。其中,数据中心被认为是落地速度更快的场景。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何宁表示:“因为PC和移动端的平板或者手机,上面的应用数量太多,APP的数量达到了百万级,几乎不太可能要求所有的应用软件所有者做迁移。但在高性能计算方面,尤其是数据中心方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何宁认为,面向一个行业的应用,尤其是私有云,对软件的所有权、数量等各个方面的可控度都比开放的软件更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软件的适配和移植,将会比PC、平板等场景更容易落地。

算能科技产品总监陆吉年同样看好RISC-V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他提出的主要理由是,当前数据中心使用的GPGPU价格太高,行业需要成本更低性能更高的产品。

算能SG量产64核RISC-V服务器芯片开发板

RISC-V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例如算能科技提供的支持数据中心应用的服务器,既给采用RISC-V做高性能计算提供了样本,也开拓了RISC-V编译方式的新道路:过往做RISC-V开发很多采用的是交叉编译的方式,也就是用两台机器,一台是x86开发的机器,在上面写程序、做编译,要用交叉编译的选项,目标代码是RISC-V。在编译完成之后再把代码烧录到RISC-V的开发板上。而算能科技此次推出的服务器算力可以做到原生编译,也就是把程序放在RISC-V的机器上编译,编译完成后直接在本机上运行。这样就给开发者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在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生态副总裁杨静看来,要想实现高算力应用,需要使软硬件之间的协同开发更加密切。当应用向更高性能的市场拓展,在新的应用场景使用,可能会受到软件生态不成熟的制约。软硬件公司协同工作,可以快速实现硬件迭代和软件补齐,在技术上实现相互协同,从而加快应用拓展的速度。

提升国际主流软件代码贡献度

在刚刚结束的RISC-V中国峰会的现场,不少国际参会嘉宾表示: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中国RISC-V生态场景更丰富,呈现出更旺盛的生命力。

RISC-V软件生态系统公司VRULLGmbH首席技术官PhilippTomsich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中国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很多优秀企业和产品吸引了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