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封控小区时间的延长,居民取药难、买药难的问题逐渐凸显,不少小区志愿者人手有限,很多亟需的药物来不及送达患者手上。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从上海徐汇消防救援支队获悉,该支队组建了一支“志愿蓝”便民服务队,利用无人机“无接触送药”,解决配送环节“最后米”的困境。
吴张琦就是这支便民服务队的一员。作为与求助居委的对接人,他记录下了每一个求助信息。
“丰谷路牡丹苑对吧,好的,去龙水路老百姓大药房,需要冠心病的药物,收到。”他在那本记满求助信息的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电人的需求,同时驾车去药房取药,再交给支队负责信通保障的无人机飞手周舟,用无人机给小区居民“无接触配送”。
记者了解到,支队还将周边70余个居委的负责人组建了一个“志愿蓝”便民服务群。在群里公布支队提供的便民服务后,像这样的电话,吴张琦每天要接上百个。每一个求助信息,他都会在这本记满求助信息的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得益于往常的训练,由周舟、周峰、吴张琦、赵心远等组成的无人机便民服务队很有信心完成每一次任务。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份他们就已经开始行动,用无人机协助街镇在居民小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防疫宣传。在一条条大街小巷,无人机的喊话声,让群众们感受到了爱心和温度。“我们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刚开始时还有担心,由于运力有限,怕拒绝太多会被投诉。后来想想,能为老百姓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一个是一个,不考虑那么多了。”吴张琦说。
或许有人会问,很多志愿者也会人工取药,送物资,为什么还需要无人机。因为队员们发现,居民小区志愿者每一次送物资都需要更换防护服,预防交叉感染。如果用无人机空投物资,正好可以解决防护服不足的问题。每一次飞行消耗一根绳子,由居民自行取物,不仅可以省下宝贵的防护服,更实现了无接触配送,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
如今,徐汇消防救援支队的无人机便民服务队,每一天都在接受新的挑战。4月以来,该支队已经累计完成了近次的“空投”服务。
这本记满求助信息的笔记本,现在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各家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它记录的不仅仅是求助信息,更是消防指战员对“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诠释,记录的是消防指战员“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信念。
一起努力!
上海加油!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记者李治国),摄影/唐郁
监制/张益勇
审核/彭金美
编辑/刘辛未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这是年我跟你说的第个晚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