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会记录,学会反思
你在学习生活中,是一个会经常自我反思的人吗?
为什么每次上课都很认真,到了期末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为什么觉得自己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通过记录和反思发现,是自己的方法出错了。反思其实就是对过去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发现自己的优点、缺点,并思考改进措施,让我们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02、“本专业”的学习不能落下
在大学,也许有人会这么跟你说:“大学成绩好不好不重要,综合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专业学的好不好不重要,反正以后你毕业不一定会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要反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如果我专业能力不好,那我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当和同专业的人一起竞争,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无论你是否热爱自己的专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03、学好英语很重要
大多数大学毕业时,会要求学生过英语四级,有些更严格的甚至要求过六级。
但其实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只是考四六级!
学好英语,还能促进我们建立新的语言思维,能让我们在和各个国家的人交流时流畅自如。能让我们在写论文时熟练查阅各种外国文献。
04、图书馆里有“宝藏”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图书馆里各种类型的书籍,不仅能增长你的见识,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精神世界,还能为你的思想积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利于培养你对很多问题多维度的思考和认知。
05、千万别挂科
不要听信别人“没挂过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之类的话,挂科是很麻烦的!挂科意味着你要去补考!补考没过还要重修!(偷偷告诉你们:最惨的是,重修还是按照学分要交钱的,越重要的科目越贵哦!)你想想第二年别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却跑去重修去年的课,还要重新“交学费”,就问问你扎不扎心?
06、认真听课,争取坐前排
教室一般分三个区域,前排是“学霸区”——一般都在认真听课,老师讲的重点第一时间记在笔记本上;中间排是“伪学霸区”——虽然老师的课不一定全听进去了,但是起码在做跟课堂相关的事情;后排是“学渣区”——一片“低头族”和睡觉的同学。如果是你,你选哪个?
07、点名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所有的课都要去上,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最好别旷课,影响学分不说,有些老师发觉你旷课多,直接不给你平时成绩,考试考的再高也没用,照样挂科。也许有些课相对来说确实不那么有用,但是可以做别的事情啊。
08、学习最好去图书馆或者教室
学习需要有一个安静良好的氛围,学习场地的选取优先级应该是图书馆教室寝室。在寝室,你会容易被零食、看剧、游戏等分心,有时候还容易被室友嘲讽哦。
09、关于驾照
驾驶证虽然不是我们专业必备证书,但是在生活中确有很大的用处。趁着在大学期间空余时间比较多、时间自由,且在学校附近报名考驾照有优惠,建议还没考驾照的同学可以把这件事提上日程了哦。
10、最后几堂课十分重要
友情提醒:平时喜欢旷课的童鞋,最后几节课千万不能旷课!因为最后几堂课老师不仅喜欢“突袭”点名,最重要的是会划重点!考试内容提纲也会在最后几节课告诉你!
11、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竞争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超越自我、进步自我的过程。竞争更多不是不是在跟对手比,而是在跟自己比。“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看起来很舒适,但是容易导致人落后,落后就要被淘汰,所以一定要学会竞争。
12、关于奖学金
奖学金是对我们一段学习成果的奖励与肯定。但是要想拿奖学金,第一是要保证不挂科!一旦你挂科了,那么,奖学金、评优、贫困补助啥的都跟你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