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看似矛盾的特质完美融合,成就了一款灵动不设限的跨界车。近日,奥迪sphere家族的第四款车型——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亮相,这款四门跨界轿跑拥有惊艳的车身设计,还能满足多样生活方式的需要。
凭借4.98米的车长、出众的离地间隙和22英寸的大轮毂,奥迪activesphere彰显了其越野本能,车尾开放式货厢更可完美收纳如电动自行车或水上和冬季运动器械等娱乐装备。
我们正在经历车辆设计范式的革新,未来车内空间既会成为乘客无拘无束的自在之地,也会是乘客与外界连结的智能之所。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最重要的创新成果是采用增强现实技术(AR)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奥迪空间’。这一维度将是物理环境和数字生活的完美融合。
——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技术研发董事何立傅
?
?
外观
优雅稳健车尾多变
奥迪activesphere的车身尺寸尽显豪华,车长4.98米,宽2.07米,高1.60米。其轴距为2.97米,沿承了电动车型宽轴距的特征,为乘客提供充足的腿部空间。22英寸大轮毂、出众的离地间隙、奥迪经典低矮座舱和运动感顶线的组合,使奥迪activesphere跨界运动跑车的气质锋芒毕露。
此外,奥迪activesphere车身大量采用玻璃表面,比如前脸的奥迪标志性一体式格栅设计就应用了透明玻璃,使得驾驶员可越过前备箱纵览前方道路。车门下方的侧面也采用玻璃设计。车辆进入越野模式时,自然世界与车内空间的界限似乎透过玻璃渐渐消融。宽大的弧形后挡板则大面积采用玻璃以保证最佳采光,再加之透明车顶,充足的日光可以倾泻而入。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车尾设计生动彰显了奥迪客户积极的生活方式,并可在不牺牲奥迪Sportback造型优雅感与运动性的前提下,使车辆承载大件运动装备成为现实。在需要这一空间时,奥迪activesphere的透明后窗与车顶变得近乎一体。
同时,车尾较低的垂直部分水平折叠,转化为宽敞的开放式货厢(“activeback”),可以容纳电动自行车等运动装备。C柱依然保持原位,使得车身能够保留动感流畅的轮廓。后排座椅后部自带的电动隔板也能够将座舱与行李舱隔离开来。
空间
功能为先极简为尚
清晰和整洁——是乘客上车时面对全然敞开的车内空间所产生的第一印象。这一空间架构主要依靠垂直与水平表面以及直角的运用。内部区域采用水平对比色,视觉中心的座椅表面、门和前饰板则采用了温暖的熔岩红配色,即便只透过侧窗,也能感受到内饰与深色外观的强烈反差。纵向来看,中心区域的上方和下方同样以深色(黑色、无烟煤色和深灰色)为主导,进一步强化视觉差异。
四个悬浮式独立座椅仿佛贯穿式中控台的延伸。座椅外壳内侧的上端呈水平形状置于中控台之上,可作为扶手。设计师将座椅、背部和肩部表面想象为三个独立的环形外壳,仅从视觉层面即保障了良好的侧向支撑。座椅看起来十分轻盈,仿佛在空中悬浮,从而在汽车的功能性和座椅的优雅造型之间取得平衡。
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常规仪表板、方向盘和踏板都可被隐藏,旷阔的视野空间于驾驶员眼前展开。如果驾驶员想要接管方向盘,仪表板和方向盘将从挡风玻璃下方的齐平处旋转出来,方向盘位置支持个性化调节,以契合每个驾驶员对于最佳人体工学位置的需求。
操作
全新世界交互穿梭
跨越边界是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优势所在,这也体现在超越车辆、用户和环境之间的边界。新的生态系统第一次将物理现实与数字虚拟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一全新系统的主角是应用了混合现实技术的创新头显,每位驾驶员和乘客均可单独使用,以便探索全方位的数字生态系统。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是首个使用这一开创性技术的先锋,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交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交互的维度。凭借前所未有的光学精度、最高分辨率和出色对比度,该系统能将驾驶时视线范围内无法看到的控制和显示页面精准地呈现给驾驶者。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车内空间整洁宽敞,无需像传统座舱那样让位于操作按键和大型电池。只有当用户需要时,操作控件才会出现,且如在真实世界里一样操作简单。一个重要提示:此款概念车的各项功能不像今天的汽车需要屏幕和物理按键进行操控。为贴合用户习惯,虚拟操作位于相关物理设施的前方,例如,通风口前设有空调控制,扬声器上方设有娱乐和音响交互面板。
当然,新的技术也带来了许多其他丰富的交互。例如,在越野模式下,高清3D地形图可投影至现实景观和导航路线上,交通堵塞或道路湿滑警报等交通安全信息也可在此显示。另外,乘客和驾驶员的个人需求也可在各自的混合现实头显中可享受个性化的内容。
与此同时,通过空调控件,乘客可控制其座椅旁的温度和空气气流。此外,每位乘客还拥有独立的音响系统,可任意浏览、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由于头显经过了精确设计,与奥迪activesphere的车内布局完美匹配,乘客还可以将虚拟索引内容投射至中控台,实现网络内容的可视化。因为混合现实头显的传感器能够以毫米级的精度感应车内空间,虚拟内容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叠加,甚至进行个人互动。
头显连接了用户与车辆,并辅以生态系统,为用户体验带来无限可能,即便在车外也是如此。例如,当前,虽然查询导航路线或者车辆保养可以通过用户客厅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完成,但在未来,搭载了混合现实技术的头显将是唯一所需的硬件,头显未来甚至还可以从车内被拿出,带到滑雪道上,用来导航自行车道,或在滑雪下坡时找到理想的落点。
文吴鹏亮
编辑韩哈哈
相关阅读近期热点
黄觉:深刻的,还是一晃而过的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赵佳丽:不定义美丽不定义青春
金博洋:一直想要战胜挑战
王诗玥柳鑫宇:感谢你的坚强和陪伴
武大靖:英雄集体成就了我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钢琴家张浩天:NFT是我们走向虚拟现实的一步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年1月6-12日管清友」